第390章 洞察人性的剖析(2/3)
…麟州虽险,亦是男儿建功立业之地。此番巡查军务,下官愿往!”
陆北顾看向欧阳修坚定地说道。
欧阳修凝视着他年轻却坚毅的面庞,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担当!不过要切记,党项人狡黠,边情瞬息万变……你虽负监察之责,但军中自有主将,万事需以前线将帅的方略为主,切勿恃才傲物、擅作主张。”
“是。”陆北顾应道。
“此外。”欧阳修又说道,“我听说枢密院为策万全,特许你随同即将调防麟州的咸平龙骑军一同前往,这支军队你刚与他们打过交道。另外,三司胄案新近改良的军械也将由他们那边的官吏带着工匠随军押运,以期在麟州筑堡时能派上用场。”
陆北顾点了点头,心中了然。
咸平龙骑军调往麟州,正是为此次军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至于随军押运器械以及护卫他一同前去,那都是顺带的任务。
“启程之期,待枢密院与三司协调妥当后便会下达,预计就在旬日之内。你这几日便好好准备,与家人道别,处理一下手头庶务。”
欧阳修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北顾啊,你还年轻,前途无量……此番麟州之行,你的首要之务是保全自身,巡查军务只需要详察实情、据实回报即可,所以能待在坚城里就一定要待在坚城里,不要随军外出作战,那不是你的职责。”
“明白!”
陆北顾深深一揖。
退出欧阳修的值房,阳光透过御史台的廊柱洒下,带着初夏的暖意。
陆北顾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他没有立刻回自己的廨署,而是信步走到御史台中庭那棵老树下,仰头望着葱郁的树冠。
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在此之前,他从未亲身经历过战争。
但这种紧张中,却隐约藏着些兴奋……毕竟,哪个男儿的内心中不向往着指挥千军万马疆场建功呢?
等从御史台下值之后,他先是去了一趟宋府,向恩师宋庠问计。
宋府书房,一如既往的静谧清雅。
书案上宣纸铺陈,墨迹未干,显然宋庠方才正在挥毫。
听闻陆北顾新的任命安排后,宋庠示意他坐下,亲自执壶为其斟了一盏热茶。
“麟府路乃是三国交界之地,极是凶险。”
宋庠将茶盏放到他面前,缓缓开口道:“你此番以监察御史身份前往,巡查军务虽是本职,但更需懂得如何在虎狼环伺之地自处,如何与那些骄兵悍将周旋……尤为棘手的是,枢密院安排你随同咸平龙骑军一并前往,此军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可成为你在边陲的依仗;用不好,顷刻间便能反噬自身。”
陆北顾正襟危坐,知道恩师必有深意,恭敬道:“学生亦知此军情况特殊,正要恳请先生指点迷津。”
“首要之务,亦是当务之急,便是彻底安抚咸平龙骑军的军心。”
宋庠身体稍稍前倾,说道:“你需明白,这支军队的底子乃是京东两路收编的群盗水寇,本就野性难驯、匪气未除……而此番在京城脚下,因长期欠饷而殴官闹饷,虽被你与王介甫以雷霆手段兼以怀柔策略暂时平息,但军中各种猜疑、怨愤,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恐慌,都是可以预见的。”
“正是如此。”陆北顾连连颔首道,“如今朝廷将其调往麟州这等九死一生的前线,名为增援,实有借刀杀人以儆效尤之意,这些军汉又岂能不知?”
“故而此刻正是人心最浮动、最易生变之时。”
宋庠说道:“你若不能在他们抵达麟州置身险地之前,先将军中这股不安之火给扑灭,莫说履行监察之责,只怕这千里行军路上,一旦出事,你亦难以脱身。”
陆北顾闻言,神色愈发凝重。
他对这种事情看的虽然不如宋庠透彻,但也是有考虑的,只是确实不晓得如何处理才是最优解。
毕竟,无论他如何聪明,这种事情都是头一遭经历。
陆北顾问道:“可学生除了认识身为营指挥使的姐夫贾岩外,与此军并无交集,如何方能有效安抚军心,使咸平龙骑军为我所用,而非成为引火烧身的隐患?”
“问得好!”
宋庠喝了口热茶,说道:“你切记住,安抚军心,切忌如说书先生讲的那般做什么推食解衣之事,试图去对每一个士卒嘘寒问暖。”
陆北顾安静地听着。
“你真正所要交往的,其实只有七个人。”
宋庠解释道:“具体而言,便是咸平龙骑军名义上的主官军指挥使,实际掌控局面的军都虞候柴元,以及其下辖的五个营的指挥使。这些人,才是真正能左右整个咸平龙骑军军心向背的主心骨、定盘星。”
“你姐夫贾岩自然是站在你这边的,但除了贾岩之外,你还要深入了解其他人的脾性、各自的诉求、彼此间的矛盾,乃至他们背后必然存在的不同山头派系……唯有洞悉其内部分野,方能对症下药,分化拉拢,使其相互制衡,而最终不得
黑帆小说提供了西湖遇雨创作的《大宋文豪》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90章 洞察人性的剖析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