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3/3)
目想要请陈玲玲执导的话,他第一时间就说了。
陈玲玲:“要不你看看《瓦光》这部剧。”
“这是什么?”
“我一直想要做的一个剧,因为只有五集,怎么测算都收不回成本,所以一直没有做成。”陈玲玲说,“跟几个视频平台接触了,都没法儿支持我做这个项目。”
陆严河说:“集数太少不好卖广告,所以难收回成本,那这部剧制作大概要多少钱?”
“每一集至少两千万吧,这是一个宫廷戏,我想要1:1地复制还原。”陈玲玲说,“讲一个后宫女人的盛极而衰。”
陆严河想了想,说:“至少1亿制作经费打底,这确实是有点大成本啊,难怪——”
黄城:“你怎么又跟严河提起这个了,这个——”
陆严河说:“没事,要不你把剧本和制作方案给我一下,我让陈寅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盈利的制作模式。”
陈玲玲:“我可不想在剧情里面搞植入啊。”
“我最厌恶的就是这个。”陆严河说,“实在不行就还是放弃,先看看吧。”
“行。”陈玲玲说,“要是这个做不了,再看看别的。”
黄城马上说:“严河,你别为难,这个项目确实很难盈利,好多年了,一直没有拉到投资,我们也知道。”
“嗯。”陆严河说,“但是导演这么多年了还心心念念这个项目,肯定还是想要把她拍出来的。”
黄城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
《瓦光》这个五集剧,制作成本之所以高达1亿,是因为陈玲玲想要1:1地按照真实历史的情况,去还原建筑、服饰等等,美术方面的制作经费之高,堪比一个四十集的大剧。
而同样的美术费用,后者可以用四十集,前者只用五集,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之下,成本自然就高得过于离谱了。
陈寅说:“从常规的制作与销售体系来说,无论怎么控制,都没法儿让它实现盈利。”
陆严河问:“那非常规呢?”
“比如,用《瓦光》的美术,比如建筑,无缝衔接拍另一个项目,美术成本由两个剧组承担。”陈寅说,“又比如,以《瓦光》为IP,同时联动制作综艺、游戏、动画等等,或者是品牌联名等商务,分摊成本的同时,扩大盈利的空间,五集是盈利的最大短板,但如果这个IP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内容产品,多个销售端出口,也能做起来。”
陆严河沉吟片刻,问:“那你觉得,这个怎么弄比较合适?”
“用《瓦光》的演员来做综艺是最便捷的方式,但前提是《瓦光》的演员有知名度、有流量,而且,他们肯接受这种模式。”陈寅说,“还有一种方式,用《瓦光》中的人物角色,做几部衍生网络电影,背靠背拍摄,但这样做,陈玲玲导演也未必会同意。”
陆严河明白陈寅的意思。
他想了想,说:“把可以尝试的方式都告诉陈导吧,看她怎么选,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
陈寅点头。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做第二季、第三季,一样,背靠背拍摄。”陈寅说,“但我想,如果有制作第二季、第三季的想法,早就直接给这个故事的集数增加到十几集甚至二十集了,陈导或许并不愿意去制作第二季、第三季。”
“用一个世界观,同样的造景,去讲另一群人、另一个故事,做成诗选剧。”
所谓的诗选剧,就像《白莲花度假村》那样,每一季都是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只是用的同一个主题概念罢了。
《活埋》也是这样。
陆严河说:“可能诗选剧是相对比较合理的选择。”
“嗯,但如果做诗选剧,那就必须背靠背拍摄,这样,美术这方面的造景以及工作人员等相关成本才能无缝对接上,否则,还会产生更多的费用。”陈寅说,“现在《瓦光》只有一个剧本。”
“没关系啊,找到了可以盈利的制作模式以后,就照着这个模式去做呗,又不急着明年或者后年就马上跟大家见面。”陆严河说。
“也是。”
陆严河说:“就这样去跟陈导沟通吧,我觉得她能认同诗选剧这个概念的。”
只不过,一口气拍两部甚至三部,这无形中就要增加更多的成本了。
万一剧的成绩不好,扑了,那就甚至扑得更大了。
当然,陆严河相信陈玲玲。
以她对戏剧的要求,几乎没失手过。
黑帆小说提供了宋不留春创作的《择日走红》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琅琊榜》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