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3/3)
:“校园霸凌绝对不能容忍!”
教育省官员:“我们早已施行了绝对的零容忍政策,报告显示,因霸凌而产生的辍学情形占比极低。”
左翼文人:“睁眼说瞎话!”
右翼评论家:“不要将地区治理问题上升到国家的高度!”
日本舆论暴露出来一种左腿绊右腿的显著特征。
一方面,社会上认为应该严肃正视校园霸凌问题,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机构和相关人员不肯承认事实,批评外界危言耸听。
热度节节攀高,左派右派和混杂其中的理性中立派吵得不可开交。
听着好像挺玄幻的,其实非常符合日本国内目前的大环境。
经济停滞多年,社会各阶层压力大怨气重,黑帮横行,雅库扎等少年犯罪团体正处于活跃巅峰,校园问题如同一个一点就爆的炸药桶。
哪怕方星河不点,明年日本相关部门也会出具“中学生压力报告”。
等到再过二十年就不是这样的景象了,平成废宅安安分分的躺平多年,黑帮老去,雅库扎消失,新生代在动漫二次元里长大,活成了一个个人际孤岛。
那时候,日本校园霸凌变成了以“非面对面模式”为主的隐蔽心理霸凌,数量暴涨,但程度减轻。
而现在,仍然以线下面对面的身体霸凌为主,恰恰是《少你》拍摄的那样。
强烈的共鸣,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了一股“不论怎么艰难也要去看”的热潮。
于是,媒体和政客吵得不可开交,青少年却如同沉默的洪流般涌向电影院,将票房推得越来越高。
……
韩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韩国媒体和政客非常光棍,全方面承认霸凌问题的广泛存在。
他们甚至不止承认了校园霸凌,还承认了军队霸凌、职场霸凌、性别霸凌。
在报纸上,你根本看不到有人在遮掩问题。
左翼和右翼的区别只在于……
左翼讲:“我们必须通过多方协力,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
右翼讲:“阿西巴,那些不负责任的政客为什么还不重拳出击啊?我们的孩子到底还要煎熬到什么时候?”
群情激奋,全国警醒,众志成城。
然并卵。
这种事情到底应该由谁来做?
向哪个部门赋权?
如何修改体制以遏根源?
哪些具体措施能够缓解校园内部的恶劣风气?
一旦开始讨论具体的细节,他们便开始吵架了-愿景一致,但理念不同,谁对谁错需要仔细斟酌。
……
总之,日韩的舆论都爆了,但最终的作用只是让《少你》的票房开始爆炸式增长,根本就没有别的什么意义。
可问题是这样的,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第六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美国体系下的铁杆小弟,他们国内的舆论完全有能力外扩,倒攻,进而影响到美国本土的舆论风向。
于是,《华盛顿邮报》以详实的数据发表严肃长文。
“《Betterdays》正在成为一种席卷世界的文化现象,或许它不是今年暑假票房最高的电影,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警示价值注定要为全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打上一针
就很可笑,周冠军都不是的一部青春爱情片,借着反霸凌主题,摇身一变,成为文化潮流级别的旗手。
但是不要紧,它很快就是了。
6月16号,星期一,《少你》日票房报收782万美元。
6月17号,星期二,808万美元。
6月18号,星期三,855万美元。
6月19号,星期四,828万美元。
6月20号,星期五,963万美元。
同日,《绿巨人》上映,轻松抢下2081万美元的超高日票房。
6月21号,星期六,《少你》日票房重回千万级,报收1378万美元。
6月22号,星期日,《少你》以6983万美元的成绩坐稳本周票房冠军,在《绿巨人》的冲击下显得异常稳定。
与此同时,观影群体迅速扩大,满天星的占比进一步降低。
开始有家长带着年龄更小(8到12岁)的孩子走进电影院,感受这部反霸凌经典的魅力。
第一个完整周,收割7000万,总票房1.12亿,距离好莱坞预判的《少你》上限已然不远。
但是,什么叫做文化潮流?
大量的人自发谈论它,大部分已阅观众认可它,大批专业人士研究它,媒体热衷于报道它。
方星河的宣传策略,将《少你》推到文化潮流的位置上,反霸凌主题潜力未尽,唯美爱情核心威力未显,区区1.2亿,又怎么可能是它的终点?
新的一周,方星河再斩新路,兵锋直指《绿巨人》!
黑帆小说提供了起酥面包创作的《Z世代艺术家》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16章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