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1/3)
6月16日是星期一,上一周的北美票房榜新鲜出炉。
周榜第一是《海底总动员》,上映第二周,再次收割6255万美元,谁都没有料到,作为动画片的它居然有如此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
周榜第二不是已经上映一周多的《速度与激情2》,恰恰是《少你》。
周五周六周日总计三天,分别取得1242万、1568万、1435万单日票房,最终以4245万的总票房名列亚军。
素鸡2在完整周里拿到了3502万票房,不差,但是只能屈居第三。
周榜第四是《黑客帝国2》,已经上映一个月的它,处于最后的收尾阶段,对任何影片都不再构成影响。
假如换一个统计口径,只罗列周末票房,那么……
《少你》是这个周末的票房冠军。
并不强势的一个冠军。
《好莱坞报道》因此写道:“Betterdays》的票房爆发力没有我们预想得那么强,相比于《黑客帝国2》首周末的9170万,或者《海底总动员》首周末的7020万,它三天4245万的成绩完全称不上出众,最终的票房落点大差不差就在1.2亿附近,与Starriver放出的2亿豪言相差甚远……”
很明显,好莱坞还是十分排斥你方哥。
但是CNN站出来力挺《少你》-它是华纳旗下的媒体,意料之中。
“这是一个奇迹!
别忘了,《Betterdays》不但是一部青春校园电影,更是一部由中国人主演的非本土电影。
上一次拿到如此成绩的外埠电影是哪一部来着?
是《英雄》,同样是SR的作品。
再上一次呢?
没有!
《Betterdays》已经创造了非英语电影的奇迹,彰显了Starriver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在它上映之前,谁敢相信,一部由中国人导演并主演的青春校园电影,居然可以在北美拿到周末票房冠军?
承认吧,Starriver已经彻底征服了北美的青少年!”
彻底征服纯属吹牛哔。
同样是以青少年作为核心目标,《黑客帝国2》的首周末票房干到了9170万,这才是青少年群体的观影上限。
《少你》只有一半,证明还是有大量的青少年对于题材不感兴趣,或是零花钱有限。
周末三天,媒体聊故事聊导演聊演技聊票房聊八卦,周一,日票房回落,但他们开始聊霸凌。
北美本土,是《纽约日报》打响的第一枪。
“从宣传期刚刚开始,好莱坞的各路专家就一直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Betterdays》不可能取得高票房。
现在,不可能的事情就在我们眼睛底下发生,排除掉他们罗列的那些确实很有道理的原因之后,剩下的是什么?
是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事实-我们美国的青少年,对于霸凌题材实在太敏感了。
只有这一种理由,能够完全解释《Betterdays》的票房表现和观众构成。
有一部分专家认为是满天星撑起了《Betterdays》的首周票房,她们确实是主力,但不是全部。
数据显示,女性观影群体占比72%,其中,真正属于满天星的观众只有65%……”
《纽约日报》没有写出他们的复杂统计过程,因为涉及到肤色和人种这一敏感话题。
北美满天星的主力构成是白妹和黄妹,分别有37%、28%,黄种人占比更少的原因是人口基数太小,实际上十个美国亚裔女生里有五个是满天星。
接下来是拉丁妹和黑妹,分别占比16%、4%。
最后剩下的15%则是男性满天星。
北美中坚级以上满天星的构成大致如此,非常不平衡,这是提纯环节出现了问题。
《纽约日报》不明所以,但他们透过数据“制造”出了真相。
“4235万首周票房里有接近1700万是由非粉丝贡献的数据,而他们对这部电影如此热衷的唯一原因,一个单词便足以解释:霸凌。
美国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案早已向我们发出警告:在极端激烈的暴力毁灭之下,美国校园霸凌已然恶化到了一种触目惊心的程度。
正是那根随时有可能绷断的弦,导致了一次次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导致了一部国外影片上映即爆火。
根据……”
各种数据一一摆出来,很快就让读者感受到了美国校园霸凌的触目惊心。
而《纽约日报》的最终逻辑是: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审视我们是不是做得远远不够好。
话题一经
黑帆小说提供了起酥面包创作的《Z世代艺术家》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16章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