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科举改革(2/3)
,远没有那么多,按照这样的标准开考,分数会相当的感人。
一些和我们实践背道而驰的内容,全部都给删除掉,就算是要考也必须以我们的标准进行。
至于朝廷派来的监督团,他们在海上迷了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
能够赶上自然最好,错过了时间也没办法,不必等他们了。”
李牧当即否决道。
各地学校的教材,都是他亲自审核过的,有什么内容再清楚不过。
四书五经都是选择性学习,一些复杂的内容,恐怕下面的老师也搞不明白。
毕竟,都护府的教师队伍,本身能力就层次不齐。
许多人都是从军队转业后,被安置过去的。
在入伍之前,这些人还是文盲,文化知识都是军中学习的。
照本宣科还行,公文策略啥的,估摸着他们自己都不明白。
确切的说,连李牧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
麾下的武将们,根本没有系统性学习过四书五经,更别说玩儿文字游戏。
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懂,安南都护府的公文,全部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通用文体都改变了,那么以往的公文写作,自然也就变得不再重要。
“侯爷说的对,让一群初学者考那么多内容,难度确实有些大。
干脆削减一科,只考经义、策问、算术、科学四门。
主要考试内容,以衙门发行的中小学课本内容为大纲,再添加一些时政内容。”
冯庆云忐忑的回复道。
不能再删减了,哪怕再是童生试,也要考虑社会影响。
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权重,下降到了一半份额,士林圈子里估摸着已经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倘若再压缩下去,就有人去刨他的祖坟。
本质上他也是大虞朝的正统进士,非常清楚读书人的心态。
安南都护府的改革,虽然没有动“考试做官”的核心,但对熟读四书五经的传统士子非常不友好。
大家练习了十几二十年的八股文,一下子不用考了,经义策问考试也被动换成了白话文。
想要卖弄文采都不行,谁也不知道负责阅卷的官员,文化水平究竟有多高。
毕竟,安南都护府的官员,九成以上都是没有功名的白身。
正常的读写理解,肯定没有问题。
若是引经据典,搞一堆华丽辞藻堆砌的八古文,阅卷官员能不能看懂,那就很难说了。
白话文成为主流,并非李牧强力推动,而是安南都护府官员综合素质决定的。
其他人想要融入这个创业团队,自然要遵守团队的规矩。
新增的算术、科学,更是当头一棒。
前面的改革只是降低难度,大家骂骂咧咧几句之后,还是可以正常答题。
后面这些可都是新增内容,并且还是他们最鄙视的内容,大家一点基础都没有。
甭管以往怎么鄙视,现在想参加安南都护府组织的科举,就必须去学习。
不然少了这两门的分数,就算另外两门能拿满分,也别想摸到功名的门槛。
科举改革,目前只局限于安南都护府,按理来说对其他地区的士子没有影响,大家吃瓜看热闹就行了。
现实恰恰相反,安南都护府内部没有多少士子跳出来反对,反而是大虞境内的士大夫们表现的格外激烈。
不是他们咸吃萝卜淡操心,更不是维护儒教道统,纯粹是有心人看清了时局。
眼下的这种局势,大虞帝国一旦崩溃,李牧夺取天下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高到他们这些人,不得不考虑下注的地步。
此时突然换了玩法,对士大夫们的冲击非常大。
这意味着,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学术资本,对经典的定义解读权,全部都会归零。
从南京过来的监督团,既是内阁在清除异己,也是士大夫们对李牧的一次试探。
倘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能谈拢,大虞帝国可以立即崩溃,然后拥立新君开辟新朝。
估摸着要不了三两年时间,横扫各路诸侯,重新统一全
黑帆小说提供了新海月1创作的《复山河》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五百四十九章、科举改革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