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貌合神离的联盟(1/3)
年关将至,整座南京城都弥漫在节日的喜悦中,唯独朝政百官愁眉不展。
党争的升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初大家跟着起哄,本质上是为了向内阁施压,希望能够分得更多的权力。
早在数十年前,江南地区就出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潮。
在南方士林圈子里流传很广,只不过大家也就当一笑谈。
当时皇权正处于鼎盛时期,大家私底下吐槽几句还行,没人敢真给搬到朝堂上。
随着国势的衰落,情况渐渐发生变化。
指望代代诞生明君,祖坟的青烟冒干,怕是也做不到。
既然无法保证皇帝素质,那就想办法限制皇权,从而让帝国永续传承。
作为既得利益者,大家也可以跟着一起永享富贵。
永宁帝的瞎折腾,为这一中心思想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百官废帝之后,就有士子向内阁兜售“限制皇权的理论”,并且获得了部分朝臣的支持。
其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江南士绅集团。
如果一直国泰民安,让上一届内阁连续执政十几年。
到了皇帝亲政时,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清洗,没准那帮阁臣真能搞出“大虞版的君主立宪”。
勋贵系联合朝中各派,对江南士绅集团的打压,让这轮限制皇权运动走向底谷。
辽东军的造反,更是让“限制皇权运动”破产。
随着朝廷南迁,情况又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猛然间发现,现在大虞朝的局势,同之前的情况差不多。
同样是君主年幼,同样是内阁辅政。
倘若想要限制皇权,现在无疑是最佳的机会。
一旦等小皇帝成年,再想推动这一运动,那就不可能了。
况且内阁诸公,也有动力去推进此事。
如果能制定规则,削弱皇帝的权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朝堂上的辅政内阁众人,其次才是朝中百官。
毕竟,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想法是离经叛道了一点,可架不住里面蕴含的利益太大。
本以为是共赢的事情,结果推进到了内阁,却碰了一鼻子的灰。
倒不是几位阁臣坚决维护皇权,而是眼下的局势,根本不适合这么干。
权力散出去容易,想要重新收拢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本来朝廷就有些压不住地方势力,倘若再打破了皇权的神圣性,就更拿地方督抚没辙了。
光赋予了官员们更大的权力,却无需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常人都知道这种玩法无法长期持续。
内阁的担心是从全局考虑,但对官员个体来说,明显不这么想。
在他们看来一旦捣鼓出新玩法,把皇权关在笼子里,大家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无论怎么贪腐,都不需要担心掉脑袋。
捅出再大的篓子,也能靠人脉关系运作解决。
凭借先发优势编织起来的大网,只要大虞朝存在一天,他们的荣华富贵就享之不尽。
倘若某一天把帝国玩儿崩了,大不了换个皇帝继续。
用这套不完整的理论,忽悠开国君主有难度,但后面那么多皇帝总有几个脑子不好的。
内阁不愿意冒险,让限制皇权派倒向了地方督抚。
一项重大政策的推动,除了走中央路线外,还可以走地方路线。
自下而上的改革,难度虽然大,可终归有成功的希望。
站在这些官员的角度看,他们觉得这项改革一旦成功,帝国将获得封建地主集团的大力支持。
眼下衰落的国势,将随着统治集团的重新团结,得以浴火重生。
至于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因为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大家还是选择性的看不见。
……
“四川巡抚、福建巡抚、湖广巡抚、云南巡抚、贵州巡抚,联名上奏抵制朝廷的人事调动。
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南直隶巡抚,虽然没有明确站出来反对,但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武将轮换,同样遭遇了挫折。
各地将领找出了一堆的理由,否定了朝廷的人事调整。”
贺正则脸色阴沉的说道。
自李牧卸任首辅之后,这还是内阁主导的第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结果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不光内阁的声望受损,负责主管人事任命的吏部,更是被架在了火上烤。
吏部的调令,无法决定官员的去向,这还是大虞朝开国以来的第一遭。
以往的时候,就算有官员不满朝廷的人事任命,也就私底下搞点儿小动作。
把事情摆在台面上,公然和内阁进行对抗,在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偏偏这些人一个个手握实权,没有足够的理由,内阁也不能轻易动他们。
“预料之中
黑帆小说提供了新海月1创作的《复山河》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五百四十二章、貌合神离的联盟在线免费阅读。